首页 > 媒体报道 >内容详情

时间2022-11-28

历史上蒙古族祖先是怎么防疫的?

【来源:读览杭盖】 【点击量:325
据统计,从1226年到1368年的142年里,战争、气候等造成的疫情至少在66次以上。
根据《史集》记载,1258年蒙哥可汗率军攻打四川,因气候闷热,军中发生疫情,蒙哥汗也死于赤痢。

||《史集》:被誉为“历史百科全书”,由拉施特奉伊利汗命主持编撰

||蒙哥可汗

所以,蒙古帝国立国伊始的几位大汗都非常重视医学,为了应对疫情,调集维吾尔、撒儿塔兀勒、阿拉伯等地的医生来中原,研究抗疫药物,行医救人。其中,契丹人耶律楚材,维吾尔人聂只耳、阿里海牙,撒儿塔兀勒人丁鹤年,蒙古人忽思慧等奥特奇便是代表人物。

元代有医户制度,且医生可以免除差役,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,面对疫情频发,当时元朝宫廷饮膳太医忽思慧编撰《饮膳正要》对许多疫病采取了食疗疗法。这部书中的很多材料。今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常见的食材。

大蒜:气味辛温,有消毒作用,在古代,印度就将大蒜挂在屋顶、门厅以及窗户上防疫的习俗;

姜:气热 味大辛 散肺气,金代元代相关医疗记载中记载,姜是时疫中较为常用的药物;

香药:包括龙涎香、龙脑香、乳香等,大多采用沐浴、佩戴、加热、释放等方式使用,今天的中药熏香即操作简单,且消毒效果好。

自元代以来,中医发生重大变化,采纳了撒儿塔兀勒、阿拉伯等不同地区的医术技艺和思想,为明代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元代抗击疫情的事业,不仅动员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,还积极展开国际合作,做到了《卫生事业命运共同体》,为后世做出了榜样。(来源:读览杭盖)

我来说两句
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

本页分享二维码

手机或其他移动端任意浏览器扫一扫打开此页,便捷转发分享。